扬州城市论坛 财经 独家对话海信贾少谦,大变局下的制造业战略 | 钛度专访

独家对话海信贾少谦,大变局下的制造业战略 | 钛度专访

2023年2月,海信集团官方宣布:贾少谦将出任海信集团董事长职务,作为一家已有54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家电品牌,海信不仅在显示领域完成了国内品牌从“制造”到“创造”的突破,同时也开辟了包括激光显示、商用显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多条业务线,形成了覆盖消费电子产业上下游以及商用领域的全面版图。

在品牌发展矩阵方面,目前海信除自身主品牌外,还拥有东芝电视(TOSHIBA)、古洛尼(gorenje)、科龙(KELON)、容声(Ronshen)、ASKO、Vidda等多个品牌。早在2006年,海信就提出了“海信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的战略,对于东芝电视、gorenje、ASKO等品牌的收购,也加速了海信的国际市场布局。

面对如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这家具备“慢节奏”、“理工男”气质的中国企业,将在贾少谦的掌舵下驶向何方?

在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刘湘明对其的专访中,贾少谦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稳中求进就是我当下的应对策略,首先要稳住大盘、稳住产业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再来思考变革和调整。尤其是在当前不可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的时候,传承与坚持,比进更为重要。”

针对企业未来经营战略的规划,贾少谦提出“安全大于利润,利润大于规模”将会是海信贯穿始终的准则。

“这三个词的排序决定了我们思考的逻辑,海信需要有非常强的利用能力以便在未来找到更好的空间,包括良好的现金流用以支撑未来可能在技术上的投入、在人才上的引进、在激励机制上的投入等等。未来,我们还会增强抓机遇的能力,只要具备产业协同的机会并且风险可控的情况之下,会要进一步探讨新产业的拓展空间”贾少谦说到。

与此同时,如何掌管一家10万余名员工的公司,并让品牌能够踏踏实实地迈向“百年企业”的目标,对于任何一位企业管理者都是一项挑战。

贾少谦坦言:“企业发展当中面临的诱惑很多,陷阱也同样也很多,对于企业战略决策会形成很大挑战。而海信则将会坚持厚积薄发与长期主义,不断完善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并持续深化全球布局,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确定性,让海信真正的往百年发展上去努力。”

以下是贾少谦接受钛媒体App专访的内容,经钛媒体编辑:

钛媒体:你现在在董事长这个位置上,怎么看待现在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你身上的责任和挑战?

贾少谦:整个经济情况发展来看,内外部环境的确对企业发展的挑战非常多。好的地方是什么?好的地方是经过过去几年的磨砺,国家体现出了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定力,而且这种积蓄的力量在随着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开放度逐步提升。应该对未来的成长机会仍然是存在,而且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再加上中国工业本身基础比较雄厚、工业体系健全,也经历了市场很多年的竞争的挑战和磨砺,大家还是总结出来很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一些方法,所以我想无论对海信而言还是对我本人而言,压力和机遇都同时存在。

钛媒体:疫情这三年很多企业过的不容易,海信这些年有什么变化?

贾少谦:海信相对比较幸运一点,在过去的3年时间当中,海信的销售收入增长了45%、利润增长了54%,并且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2年海信1835亿元的销售收入当中有757亿元产生在海外,对海信来讲是经过了这种挑战,而且也取得了一定进步。

钛媒体:你怎么总结疫情三年还能够逆势取得优异成绩?

贾少谦:主要还是“厚积薄发”,过去几十年,海信做了几件事情:一个在技术上,坚持了技术立企的发展战略,不断通过自主创新让企业具备了成长的竞争实力;第二个在发展过程当中,海信重视产业的升级转型,这和国家提出来的高质量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第三个就是海信在全球化发展过程当中,面对各种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而且通过体育营销将海信的品牌更好的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在三个大的方面来讲都帮助了海信成长和抵御风险。

钛媒体:现在这种竞争情况与市场环境,其实给企业用来决策的时间越来越短。所以对你来说,是不是要做一些对海信的管理甚至文化,要做出一些改变?

贾少谦:做企业来讲面临的挑战特别多,而且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大,再加上整个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未来成长当中,如何有效传承好海信在50多年发展中已经积淀下来的正确做法,同时在适应当前发展过程中调整和变革,这对我本人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我认为对于海信而言,值得传承的东西有很多,首先是在技术上不断地耕耘,坚持厚积薄发的思想不断地的坚持打造技术利器;第二个重视安全,特别是资金安全和风险控制,这是企业能够稳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三个是海信的风气,风清气正,同时也包括企业、品牌的价值观,能够在未来成长当中克服“短期行为”、追求“长期主义”,这对企业来讲也是有帮助的;第四个海信在产品质量、品质提升上不段的追求,让整个产品成为我们很重要的经营能力;第五个全球化发展的步伐要稳健的做下去。

钛媒体:中国有句老话“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现在做了董事长,你的三把火从哪里烧?

贾少谦:坦率来讲我现在还没有考虑到“火烧起来”的事情。当前情况之下,我觉得更应该说是稳中求进的“稳”字当前,“进”应该在“稳”的基础上来思考变革和调整。具体来说,“稳”就要稳住大盘、稳住产业发展的脉络和步伐。所以对当前不可确定性的因素越来越多的时候,所以这时候要传承好一些东西,坚持好一些东西,比“进”更为重要。

钛媒体:2021海信提出来打造百年企业的目标。因为很多企业是一出生就提出做百年企业,海信为什么这个时点才提出来?

贾少谦:打造百年的提法并非是近两年才有的,只不过2021年海信再次重申了打造百年老店的长期主义思想。因为企业发展当中面临的“诱惑”也同样很多,“陷阱”也很多。如何把这种企业的长期主义和当前的短期绩效去结合起来,这对管理者来讲,对企业战略决策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认为,很多企业之所以走向衰落,表面上看是某种契机、突发事件导致的,但它背后的逻辑一定是企业厚积薄发的一些东西没有能够长期的有效地坚持下去。

所以2021年的时候,我们再次重申长期主义,而且把持续经营写入了企业的发展的价值观里面去,更好地去强调打造一个“百年老店”,不能单纯的追求速度。或者很大程度来讲欲速则不达。有时候慢就是快,快可能就是慢。

钛媒体:像激光显示,海信一直“押宝”了很多年。这个行业变化特别快,你觉得激光显示的春天到底还要等多久?

贾少谦:实际上激光显示的春天现在已经来了。目前整个激光电视已经电视产业里边是唯一正增长品类,而且增幅超过40%。这个产业能够发展起来,因为它确实具备大屏护眼、节电、体验更好、画质清晰等特性。本质上来说,是显示技术上的一种进步,另外从整个激光显示的角度来讲,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用自己的产品和标准去引领了世界。

过去我们所看到的不管是液晶还是早期显像管都是别人的技术,中国要走一条自己发展的道路,很大程度来讲要靠自主创新。解决我们“卡脖子”问题叫自主可控,也需要走出中国企业的新赛道,走出自己新的发展路径出来。

现在尽管是它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随着应用场景越来越好。它在规模经济成本上的优势会体现出来,包括激光以及激光相关的产业,未来会促成中国在显示产业上的巨大进步。

钛媒体:显示技术一直扑朔迷离,但海信给我的感觉是一直“押宝押的比较准,没有掉到大坑里”。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能够一直保持敏锐的判断力?

贾少谦:在企业的决策中,有几个关键性的因素:第一个从用户的角度,从使用角度场景来规划来考虑,什么叫好的技术,什么叫好的产品。只要是能够体现用户价值,最大化的满足用户品质提升体验感好的产品,它一定是具备未来发展前景的。而海信又恰恰从用户的角度,从技术本身的角度把它有效的衔接起来,这样保证整个的研发在未来发展中“押宝不会押的太错”。

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到大量的问题,比如对技术的投入和持续追求,这要有一个长期的定力,如果只追求短期成绩的话,靠押宝主义也很难实现。

钛媒体: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显示市场会完全被颠覆掉,因为现在大家在谈元宇宙、在谈VR,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不买电视了,海信会怎么做?

贾少谦:首先纠正一个观点,现在的电视与过去的电视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过去,电视机只是一个显示终端,主要是受制于内容,什么样的频道,你就要看什么样的内容,消费者没有主动权、用户也没有很好的体验感。

今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内容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提供者了,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为消费者搭建了一个自己选择喜欢看的内容、适合自己的内容的载体,弥补了过去,只做显示终端的弊端。

另外今天的显示跟过去的显示也不太一样。海信提出一个口号叫“显示无处不在”,那是因为今天的显示跟过去比已经衍生出来了无数的使用场景,从消费者的C端,逐渐滋衍生出了B端的应用。比如在医疗领域要有医疗用的显示、户外大屏需要户外的显示、教室里面需要智慧课堂的显示等等。

这些情景是把过去的电视机在一个新的应用上逐步展开,既然显示是无处不在的,意味着前景也是无处不在的。刚才提到AR、VR的存在,会不会替代?我认为不替代,而是提供了一种可选择性。比如说你现在看到大量的内容观看都在移动便携终端上,手机、智慧平板因此会大量的被应用。但是对于消费体验角度来看,电视机本身作为一个终端显示它不可替代。你去看一场球,去看一个大片,光靠手机和平板电脑永远没有现场和影院的体验感。

未来发展当中,电视会成为一个家庭智能的操控平台,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节目源的终端。可能会成为一个家庭的中心,这个中心将来和智慧化的城市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仅仅可以通过电视机去看内容,还可以购物、咨询医生、和家人进行在线联系,甚至还可以和社区有效地结合起来、和城市的管理结合起来。

所以说它带来的很多应用,将来也不会弱于我们看到的平板电脑、手机。总体来说,智慧化的生活带给未来的是可选择性越来越多,体验感会越来越好。但是它一定不是一个替代关系。

钛媒体:海信一直是整个显示供应链里面的链主,作为一个链主,在新的大变局下有哪些新的责任?哪些新的事情要去做?

贾少谦:海信作为一个智能家庭的链主企业,也是世界级家电集群的链主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链主企业的整合能力优势将起到引领作用,让大家协同起来共同去创造价值、共同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此,海信希望能够建立一种美美与共的合作关系,让大家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希望在海信主导的生态下,每个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的空间,每个品牌都通过相互的努力和扶持,让大家共同的去开发新产品、拓展新赛道、提升产品的性能或者体验感,让大家共同成长壮大。

钛媒体:芯片海信发力很多,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核心技术的布局?效果怎样?

贾少谦:从海信本身和家用电器的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海信在产业链方面相对来讲是比较成熟的,同时也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练,几乎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分工合理、上下游联动、而且能够把各自优势发挥出来的良好状态。

未来,海信还是需要考虑通过产业生产转型拓展出新赛道,让赛道拓展出新的合作伙伴。而新产业链的拓展会进一步的提升我们产业生态里的话语权,海信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和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出新的发展空间。

钛媒体:海信to B业务的发展,例如智慧城市、交通、安全、轨道建设、建筑等,这里面哪块发展你是最满意的?你觉得哪块潜力最大?

贾少谦:这些产业对海信来讲有的发展时间长一点,十几二十年,有的刚刚进入,发展的阶段不太一样,发展的模式也不一样。但这些产业的布局并不是较泛的多元化,而是走的相关多元化路径。

像商用显示类的,它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去进行了产业的升级所带来的。另外包括在医疗这个领域,海信进入医疗并不是无缘无故的,首先从医用显示这个角度开始做,然后又通过海信的努力,通过数字技术和软件技术应用,又把计算机辅助医疗做出来了。

后来,海信考虑到数字里面大量的应用当中,像超声这类产品是人工智能、数据和数字技术,以及设备的有机结合,所以把超声相关设备也给做出来了。现在拓展新的可能性和新的发展空间,海信都是在原来的产业上进行升级,走了相关多元发展的道路。

钛媒体:海信现在已经有了3家上市公司。最近看到的消息是芯片公司准备要准备拆分、上市,其他to B业务有没有类似的考虑?

贾少谦:如果算上在1月底刚刚完成收购的乾照光电,那么海信目前已经有4家上市公司了,从海信旗下各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的基础非常好,甚至是中国的第一、世界的第一,但也有一些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这些板块在整个融资的角度来看,很多都具备了条件和技术了,而海信之所以没有急着走这条路,还是因为海信现阶段应持续加强自身的资金管理,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为先,未来也是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

钛媒体:海信现在可以说是“前有猛虎、后有追兵”,所处位置的确比较微妙,既要求稳定、又要求发展,还要做一些战略性的创新,你怎么保持好这个平衡?

贾少谦:很多情况下,企业的发展就是在矛盾当中去寻找先机或者抓住时机。我们提倡企业要稳健经营,但企业运营当中不可能一点风险不冒,因为企业的特征就决定了只有冒风险才有可能找到机会。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的确是对经营团队、对战略团队一种巨大考验。

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为了追求企业的长效发展,管理团队对资金一直看的很重,为了长效发展我们对技术投入也非常大。同时,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不放弃任何相关多元化的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的机会。而且在做判断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秉持底线思维,即:如果这个事做坏了、做不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风险公司能不能承受?如果这个风险可以承受,那就能把稳健和冒险结合起来。

钛媒体:海信“还贷后现金资产”的指标很独一无二,不过据我观察,最近资本市场的偏好也在发生改变,可能更对利润的偏好走强,所以海信未来经营的战略会不会作出相应的调整?

贾少谦:海信这么多年以来,基本的考虑仍然要追求企业的利润和企业规模的有效统一。海信有个词叫“安全大于利润,利润大于规模”,实际上这三个词的排序决定了我们思考的逻辑。随着现在企业发展既面临着挑战,同时又有新机遇涌现,特别是随着智能化、低碳经济逐步的普及,信息化的手段在智能制造里边大量的应用,海信需要有非常强的利用能力以便在未来找到更好的空间,包括良好的现金流用以支撑未来可能在技术上的投入、在人才上的引进、在激励机制上的投入等等。

所以我想在未来成长当中,海信的产业基调应该是不变的,如果说到需要变的地方,应该是在抢抓机遇方面,只要具备产业协同的机会,海信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之下,还是要进一步的探讨一些新产业的拓展空间,特别是to B产业它未来的发展空间。

钛媒体:因为海外赛事海信这些年做的非常好,如今来看海信在电视领域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二,中国第一。我想问你的是,大家其实都看到了海外赛事带来的红利、数字上的变化,那么,还有哪些变化是我们没有看到的?

贾少谦:应该这么讲,海信全球化走了这么多年,从最早的贴牌开始到海外建销售机构、后来建研发机构、通过布局制造供应链、本土化的运营,加上品牌运作,接连形成本土化为主要特征的这样一个企业。

去年海外收入占41%,应该讲比例会越来越高,同时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知道自己短板是什么,比如从品牌来讲,中国品牌多少年以来都是低端的代名词,尽管海信耕耘了小二十年的时间了,但我们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并不算是一个高端品牌,本身匹配的溢价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全球化影响力的建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可能都不是三五年的投入就能够见效的。

世界杯、欧洲杯还有一系列的体育营销帮助海信提升了它的品牌知名度。但是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还需要提升品牌价值、品牌指数和占有率的协调。海信尽管全球化提升了,但是全世界范围来看,还有巨大的空间需要我们去开拓。巨大空间里边既有高端的消费,同时又有中低端的消费,有效把高端和中低端协同起来,这需要一个匹配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来讲还是很艰辛的,还得需要大量的投入。

从过去的发展来看,我们的确看到了品牌化运营、本土化运营带给海信的收益,但另一个方面在全世界范围来看,海信仍然不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公司,所以这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地破局、不断地去攀登的,可以说处在爬坡阶段的企业。从现阶段来讲,无非是这个企业在方向上已经明确,能知道走哪条路;同时在目标上确定了,能够说“我要登顶”。但是在整个行进步伐当中,不确定的因素大量的存在。

这种情况下,海信确实是“前有猛虎,后有追兵”,来不得任何放松和大意,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和耕耘,才有可能去缩小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即使这个过程当中缩小的差异过程是一种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不断的积累、最终实现结果呈现的过程。所以,数据本身能说明问题,但数据背后大量细致、坚定、长期投入,而且在战略方向不出偏差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应该讲挑战很大、压力很大。

钛媒体:现在海信涉及业务面非常广,包括海外业务也发展非常快,那么,你的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是怎样做的?怎么把这个复杂的一个体系能够管起来?

贾少谦:我比较幸运,因为主要原因一个有前董事长多少年来的积累和沉淀,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这个平台下只要不犯严重的方向性错误,本身是可以守住大盘,基石上还是很坚定。另外海信风气好,使得整个经营团队能够各司其职,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去努力地创造一些增长的机会,所以这些因素是我今天能做好工作的根本原因。

我想未来成长当中还是要积极的向世界的先进公司来学习,去不断的探究在未来发展当中、在公司的顶层设计和公司治理上的一些发展和变化。海信应该讲只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而且在过去的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也还存在短板,还要找到企业发展本质性的问题,能够助力企业真正走向长期主义,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在治理模式上去做很多工作。

我想我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和团队一起,把这套治理模式和当前影响效率的本质性问题挖掘出来,并且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这样的话让未来五年、十年、三十年、五十年都能够再新建一个平台,让这个企业真正的往百年发展上去努力。

钛媒体:刚才你谈到了海信收购的海外品牌,品牌数量也比较多,那么未来这些品牌发展思路会是怎样的?

贾少谦:海信的品牌多,主要是收购、资产重组带来的。所以说它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有时候多品牌对企业来讲也是一个负担。所以对我们来讲的挑战还是非常多的,因为这是收购过程当中的不可或缺的过程。所以短期内来看,还是有效地把每个品牌的定位搞清楚,然后让这个品牌在它各自的产品线上,或者各自的价格段上发挥作用。长期来看,如果是将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很可能就要作出一些取舍。

钛媒体:未来海信还会有更多的收购吗?其实现在整个市场动荡应该有很多机会。

贾少谦: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不能放弃,当然海信收购主要还是应该考虑到产业链上的互补性和协同性,主要不是从产能上考虑,也不是从产量上来考虑。高起点地介入到新的产业,对海信来讲可能才是重点。

钛媒体:我特别想听你描述一下,在你心目中海信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以后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贾少谦:这个问题挺难具体回答的。因为海信是一个做消费者产品起家的企业,是一个制造业起家的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当中,海信还是会沿着制造业、产品这条线去努力。因为中国也好、世界也好,工业体系当中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希望海信增长方式与过去比应该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确实应该战略性地去调整我们的产业端高、低端布局,舍弃一些低端,去走一些产业高端的路线。同时从传统的to C市场中挖掘和创造未来成长当中成长性比较大,而且能够符合未来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的一些to B类产品,这样的话让海信整个的产品形象科技感更强、技术感更强。

同时海信一定是一个世界性的企业,它会包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能够用自己的努力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创造就业的机会,提供税收的贡献。能够赢得当地对中国品牌的信赖,能够让中国品牌,特别是像海信这样的民族工业能够在全世界落地生花,能让大家因为这样的产品、因为这样的品牌、因为这样的服务尊重中国的公民。

到那时候的海信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而且这个公司有信仰,能够让这个品牌能够感受到一种信赖的力量。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独家对话海信贾少谦,大变局下的制造业战略,|,钛度专访

扬州城市论坛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独家对话海信贾少谦,大变局下的制造业战略,|,钛度专访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独家对话海信贾少谦,大变局下的制造业战略,|,钛度专访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