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市论坛 财经 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北斗应用步入全产业链创新的星辰大海

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北斗应用步入全产业链创新的星辰大海

2月18日上午10点,高德地图与千寻位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现场,出现了一位重量级嘉宾,他就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作为中国最顶尖的航天系统总体技术与工程管理学家,他的出席无疑为高德和千寻位置此次的合作增添了关键性的加持。

高德和千寻位置宣布,将共同发起“北斗出行应用创新计划”,助力北斗这一全球高精尖系统在交通出行场景的广泛落地。

杨长风在讲话中指出,“北斗应用已从解决有无,迈入解决更高精度、更加可信、更优服务的新阶段。北斗出行应用创新计划,是北斗高精度应用面向大众、面向服务的创新举措,对北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将给卫星导航事业带来深远影响。”

签约仪式现场,高德地图总裁刘振飞向媒体宣布,截至2023年1月的最新数据,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3000亿次,创下历史新高。

3000亿背后的故事

日定位量3000亿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这个数字在去年下半年还是2100亿。短短数月,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就激增了900亿次。我们在欢呼北斗系统实现对于国内导航应用定位的全面主导时,也不禁唏嘘从0到2100亿这20余年“从无到有”的艰辛岁月。

首先是同场竞技的机会。2014年1月,三星电子宣布GALAXY Note 3国行版的两个型号(N9006和N9008V)正式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也是首款支持全球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的智能手机。这奠定了导航系统在智能手机上竞争基调:各凭本事,谁强用谁。

但GPS在卫星导航领域具有何种统治力相信已经无需多做赘述。明明是多系统兼容共用的卫星导航,一句耳熟能详的“手机GPS信号弱”却在过去几十年间几乎完全掩盖了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作用。

敢于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操作系统、芯片等行业无数的案例都证明了,核心技术是一切高精尖科技市场竞争的基础。既然你们需要的是高精度,那我就给你们最好的高精度。

2020年,第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成功后,北斗系统在卫星数量和分布完整度上都更具备优势,各项技术指标全面追上甚至超越了GPS系统,比如双方在芯片支持率和信号强度方面已经基本持平,前者在手机定位过程中跟踪卫星的数量上更胜一筹。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北斗卫星的数量和密度相较GPS系统都有明显优势。

据高德定位系统首席专家方兴介绍,在卫星定位的过程中,参与定位的卫星越多,定位成功率就越高,定位精度也会越高。

借助千寻位置遍布全国的卫星基准站,高德地图实现了亚米级北斗差分定位,通过传感器融合和车道匹配,将定位精度从道路级进化到车道级别。历经19个月攻坚,高德地图和千寻位置合力打造出了国内首个可完全在智能手机上实现的车道级导航服务。

这是北斗面向大众应用的一次创举,也代表了北斗时空能力可以为智能手机的能力升级和应用创新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导航体验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这也是2100亿到3000亿数据激增背后的根本原因。

此时的北斗系统,已经依靠着过硬的核心技术,夺回了中国导航系统的主导权,让那些曾经坚持不愿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的手机厂商,也不得不支持北斗。

去年上半年,我国境内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有128款支持北斗定位,其出货量占上半年总出货量的98%以上。同年11月,高德地图为用户导航定位时北斗的贡献率已超越了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此外,北斗系统还在平均单次定位调用卫星数量、民用定位精度等多个维度超越GPS系统,正式实现了对于国内导航应用定位的全面主导。

“北斗+”的繁荣未来

杨长风在会上提出,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坚持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希望所有北斗应用开发者都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按照“融网络、融数据、融终端、融服务”的理念,站在新兴科技前沿,做大做强“北斗+和“北斗”新业态。

从区域到全球,北斗应用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农林牧渔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等民生领域。目前,北斗系统已在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作为北斗系统在民用领域最典型的应用形式,地图导航自然获益良多,高德地图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在2000年第一颗北斗卫星发射成功两年后成立,并从最初大家认知中的“电子地图”,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成长为服务全国人民日常出行的移动开放平台。

用方兴的话来讲,这时候的北斗,已经实现了“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里程碑式成果,成为了高德众多出行创新服务的新基石。

杨长风指出,手机车道级导航,是时空智能的典型应用,要以此为抓手,积极发挥各方优势,构建大众与应用的良性互动机制,不断拓展创新北斗时空智能的室内外应用场景,实现大众消费领域的北斗全面应用,有效提升人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千寻位置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北斗时空智能服务的全球累计接入智能设备超15亿台,时空服务月调用次数超过1700亿次,服务覆盖全球超过230个国家和地区。从城市治理到电网、燃气等基础设施管理,从自动驾驶到共享单车、无人机等智能立体交通,从灾害防治到智慧农业、旅游,从地理信息到数字孪生等,助力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升级。

底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北斗系统已经为后续无数尚在襁褓中的科技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最终产业生态的发展方向则是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

除了精准定位上的综合优势外,北斗独具特色的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地基增强和精密单点定位,这些都能促使更多民用领域应用场景的诞生。

从车道级导航到红绿灯倒计时、绿灯导航,再到北斗卫星定位查询系统、短报文通信报平安、绿色出行碳普惠,高德地图已经上线了多项与北斗系统密切相关的特色服务,并且还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迭代。目前,车道级导航已可支持交通事件的车道级语音播报,并将推动从当前的8个城市试点,未来向全国范围普及;高德地图还将和北斗短报文功能做更深入的结合,探索其中的价值。

当然,这些产品功能依旧只是未来更多创新服务的开始,在北斗的加持下,随着民用创新计划的推进,未来更多企业和前沿技术结合后究竟能够碰撞出何种火花,发挥怎样神奇的化学反应,这才令人兴奋和期待。这也正是高德地图和千寻位置共同发起“北斗出行应用创新计划”的初衷所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北斗应用步入全产业链创新的星辰大海

扬州城市论坛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北斗应用步入全产业链创新的星辰大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北斗应用步入全产业链创新的星辰大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