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考作文#
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上个星期开考的2023届佛山一模的作文。最近一段时间大型模考比较密集,给同学们分析作文的机会也比较多,大家多多关注模考作文解析系列。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红楼梦》在写到如何绘画大观园时,薛宝钗的言谈展现了高超的绘画造诣,认为“如今画这园子”即使就起稿构思而言,也至少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以供参考借鉴;二是需结合作画纸张“地步远近”的特点,“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如此,“方成一幅图样”。
《红楼梦》中薛宝钗关于图样起稿构思“两个阶段”的见解,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学习与生活的认识,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篇启发类材料作文。其选材我们至少可以联想到两篇作文题:一是2022全国甲卷,同样是以《红楼梦》的情节作为“引子”,二是去年汕头一模的作文题,以徐悲鸿提出的绘画要领作为切入,让考生谈谈在其他领域的启示。这些作文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一个偏文艺的话题(可以是故事型的,也可以是某条创作纲领)作为由头,让考生展开联想,由此及彼,聊一个“超越文艺本身”的命题。
回到这篇作文,材料有些许抽象,如何从中得出合适的中心立意,是写作的关键。薛宝钗关于图样起稿构思“两个阶段”的见解,我们分开来看:
第一阶段是“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以供作画时参考。“几幅丘壑”为名词,在这里指优秀的绘画作品,我们不妨将其拓展到人生: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是不是脑子里得先知道理想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正如室内装修设计需要“样板房”作为蓝本,人生也需要模范、标杆、楷模。思考到这里,有没有发现“第一阶段”能联想的素材还是蛮多的?
第二阶段是需结合作画纸张“地步远近”的特点,“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还是用人生来说,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和人生际遇又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尝试用一个标准,一种范式去定义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会忽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一事实,还会有害于社会评价体系的多样化。作画要因“纸”而变,地方发展要“因地制宜”,人生道路自然“因人而异”。榜样固然重要,但如何借鉴,如何学更为重要。
把两个阶段放在一起,似乎能感觉到这篇作文无非是让我们思考青少年“如何绘就好人生的画卷”这一命题。一是要有榜样作为蓝本,他们某种程度能代表内心的“至善”;二是要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取舍优化。任正非曾说“先僵化,后优化”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具体行文时,还可以构建起两个阶段的有机关联——以榜样为基,成就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榜样。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窥见这篇作文“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
参考立意(标题):
参考段落素材:
青年向上,国家向前。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有一组数字令人震撼——革命年代,青年英雄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赵一曼牺牲时是31岁,陈树湘牺牲时是29岁,邱少云牺牲时是26岁……建设岁月,广大青年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纺织女工郝建秀创造“细纱工作法”时不到20岁,“青年的榜样”王崇伦发明“万能工具胎”时是26岁……改革开放以来,青年英杰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百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摘自人民日报,原文标题《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对于这篇作文,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讨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