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市论坛 热点 这是一年级的一道数学题,家长在给孩子辅导的时候,与孩子看法不一

这是一年级的一道数学题,家长在给孩子辅导的时候,与孩子看法不一

家长:孩子“正方体”个数总数不对!老师:用这两种方法

数正方体个数,这种题型在不同的版本教材中,有些出现的比较早,有些出现的稍微比较晚一点。早的有可能一年级甚至有些幼儿园都有这样的题目。晚一些的二年级也会出现这种题。对于规则平整的图形来说,数正方体个数还是比较简单的,最怕的就是这种高低不平的,但考试时几乎都是这种。

下面这张图片是某视频中的一个截图。

这是一年级的一道数学题,家长在给孩子辅导的时候,与孩子看法不一。孩子填的是4个,家长质疑说:“为什么它是(4)个,你再给我数数来“。

家长认为是3个,上面1个,下面2个,所以觉得只能看到3个。

令人尴尬的是,其实这一题孩子是对的,确实是4个小正方体。其实从上往下看,第1层是有1个,第2层呢,能看到2个,但是下面还压(遮)着一个(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所以说这下面一层是1+2=3个,所以说总共是1+1+2=4(个)。

对这种正方体个数比较少,层数也比较少的,来数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好理解。

对于多层的图,因为只能看到一部分,有一部分会被遮住,所以这样的题目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没有掌握方法很容易数错,而一旦数错了一个,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叫前功尽弃。

这种数正方体个数,我们并不是说以从左往右或从前往后数。有两种比较好用的方法,一种是从上往下分层数,另外一种是按照高度来数,也就是说把相同高度的归为一类。

有条件的可以用立体几何教具,摆一摆,让孩子能更加轻松理解这一类题。

之前我们也介绍过从上往下,分层数的方法。我们说把每一层看得见的把它标出个数,再加上这一层被压着的那些小正方体。最后把每一层的数量相加,得到的就是我们所要数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今天我们再介绍另外一种数这种正方体个数的方法。按照每列相同高度分类。

我们分别把1个高度,2个高度,3个高度,4个高度,这样依次分类。并做上标记。标记完之后,我们把这些全部相加。

以上图为例,1个高度的有7个,2个高度的有5个,3个高度的有3个,4个高度的有一个,那么我们可以把它列出算式1×7+2×5+3×3+4×1=30(个)。

和我们用分层的方法来数是答案是一样的。

有些可能层数稍微多一点的话,每下一层都是看得见的加上一层的,可能算式会比较长。学习了乘法之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按照高度来计算。

我们看一下下面这幅图有多少个正方体?

如果是按照第1种方法也是可以数的,最上一层能看到1个,下面一层能看到2个,但是要加一个压住的,所以有:2+1=3个,第3层应该是在看得见的基础上第二层的数量,有:3+2+1=6个以此类推......

总个数,如果列成加法算式:1+(1+2)+(3+1+2)+(4+1+2+3)=20。

我们用高度分类的方法看看。1个高度会有,我们看得到有4个,2个高度的有3个,3个高度的有2个,4个高度的有1个。

那么列成算式:1×4+2×3+3×2+4×1=20(个)。

几何是不少孩子的头痛的问题,它不像计算题不会巧算,多花点时间死算也能算出正确结果。若时间允许,可适当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度。

总结:平常不论做哪一类题目,能一题多解的都可以去尝试一题多解方法。这也是多一种思路,拓展思维。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某一种方法针对某一题更适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方法,家长,正方体,题目,辅导,算式,年级,孩子,高度,个数,正方体,层数,孩子,高度,个数

扬州城市论坛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方法,家长,正方体,题目,辅导,算式,年级,孩子,高度,个数,正方体,层数,孩子,高度,个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方法,家长,正方体,题目,辅导,算式,年级,孩子,高度,个数,正方体,层数,孩子,高度,个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